重拾那飘落的橡胶叶(火光农场PP)

来源:红豆社区 作者: 发表时间:2014-12-21

    岁月苍桑,史河长流。
    瞬间也已越千年,那曾有的不再拥有,拥有的也已失去。
    翻不开的记忆是一段艰难的日子,存留的是脑间忘不了的记忆!
    阳光总会灿烂,但阴霾的迷雾有时总难驱散。
    历史是一条长河,有涨有沽,悠悠荡荡艰难奔流。
    重拾那飘落的橡胶叶,就得追溯到一九五二年那百废待举、满目疮痍的新中国建国初期......

    我不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也不是那个时期的建设者,仅在史书与父辈们的了解与聆听得知当年的历史与艰难的岁月。

    新中国诞生毕竟是建立在一个百废待举的烂摊子上,要发展的事业很多!橡胶,这个当时称为工业之母的不可缺少的工业材料,中国不是原产地,一点一粒全靠进口;而工业离不开橡胶,橡胶是敌对势力扼杀摇篮中的"新中国"的杀手锏!
    社会体制与政治立场的不同,新中国刚刚降生在襁褓中就遭到西方帝国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厉经济封锁。完善与建立共和国工业体系、打破西方封锁的恶毒预言,大力兴办橡胶事业,卫垦戍边这一决策从中南海发出,并由叶剑英挂帅华南一带进行边疆开垦种植橡胶,从此掀开了沉睡茂密森林的十万山南麓的农垦事业。

    “橡胶”这个祖籍在巴西亚马逊河,喜湿、爱热、怕寒的滴乳植物,十万大山南麓年降雨量高达800毫升,雷雨带来的天然氮合成使此地土地肥沃,并且东山脚下的十万山南麓,有个难得的气候特点:过了稔闷坳后气湿迅速抬升。这样的特征十分适宜橡胶的种植,因此这个“金花茶”特有的生长地先天注定成为共和国决策者划定为新中国橡胶试验基地;现东兴市马路镇的大桥一带,被我国植物学家视为我国最适宜橡胶生长之一的天然种植地。因此才有了这木薯的表兄的橡胶满山满岭的生长!
    为新中国的工业崛起而披荆斩棘、开荒垦地的一个个刚放下钢枪就拿起了锄头的南下解放军战士成农垦第一代人,他们扎根边疆为国种植橡胶。
    开垦农场砍山烧荒,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的十万山南麓处处砍荒开地亮起烧荒的火光。“火光农场””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这样诞生.!

     第一棵橡胶苗的成长,我很难描述它的长成给望眼欲穿饥渴待哺一穷二白的我国工业带来多大喜悦,更无从了解它给时为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带来多大欣慰,但我能目睹周恩来总理亲自授予当年“全国劳动模范”--刘仁仔授奖的照片,总理漾溢脸上的笑容与他一惯严肃的脸孔对照,能读出橡胶事业对共和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刘仁仔”一位湖南籍的南下战士,象所有湖南人一样并不高大,个子还比他的老乡“雷锋”还瘦小,但他那为共和国开垦种植橡胶的冲天干劲,他的努力代表着这第一代“火光人”,为国家拼死老命也要把橡胶拿下来的精神。
    橡胶的故事很多、橡胶的故事很长…;橡胶的种子与橡胶的种植也很神奇!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对橡胶源头--种子的封锁,比目前我们禁毒查缉毒品“海洛因”一样严。印尼老橡工夹带橡胶果回国的传奇故事不是虚构,第一棵橡胶生长时,老农垦战士说是要哨兵为它站岗放哨,生怕敌对势力扼死那棵刚出泥土的嫩苗不是故弄玄虚。橡胶是我国工业翻身仗的首役,一位湖南大学的当年讲师他与我这样说过:是叶剑英元帅到他学校演讲他才热血腾腾奔赴边疆到此种植橡胶,但他直率的秉性后来又被划为右派分子,但他无怨无悔的回忆让我倍加敬佩!
     星移斗转,披荆斩棘的农垦战士的汗水浇得满园翠绿。当海南、广西、云南的橡胶出产,千千万万滴汗水换来乳白的橡胶乳滴从橡胶树淌出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挺直了坚直的腰板屹立了起来!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扩大工业更需要大力发展橡胶,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知识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响彻云天的口号震撼了边陲时为东兴各族自治县的各地。成千上万的大城市里知识青年涌跃加入了军垦生产。“广西边防建设生产师”应运而生,时为东兴县内的三个国营农场---火光、荣光、那梭农场改为军管。生产师二团设立在东兴县的马路公社原火光农场场部,团长、政委、科长都是正式军人!知识青年是生产师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卫边屯垦是这一代热血青年的志气。这些城里人的到来也把城市的气息带到了边疆。
    历史,终归了历史;国家经济大策的变化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走向。当共和国自身努力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帝国主义看到无法封锁扼杀新中国后,应验了那句真理性的老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一九七二年仍很寒冷的首都北京来了一位一贯顽固反共人物--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尼克松。当他在北京与毛泽东主席握手时,冰封几十年的国门已敞开……。
     国门的打开,各国间经济的交往已使原有的经济格局改变;不是原生地试验种植橡胶所生产的产量与其经济价值在经济核算上是不那么符合经济规律性。国民经济政策的重新调整,整个中国大地又重新进行经济格局的合理性调配,曾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橡胶事业的东兴县治内的橡胶垦植场也适应性调整为:由军垦的生产一师二团三个营也改制为“国有火光农场”、“国有荣光农场”、“国有那梭农场”。
    "知青"也随着政策的落实返城回家了。
    原有的初期开垦的战士也已年迈退休……
         适宜于 十万生长的玉桂、八角等经济植物间种在橡胶林中。
         ......
    橡胶树是热带植物,属大戟科植物,,冬天落叶秃枝。

    春节期间回到那曾是春绿的橡胶林,初二正是“立春”,当山风吹掠过山岗时,“沙沙”落叶充耳,飘飘而落的橡胶叶在空中飘飘洒洒翻滚而落;我拾起这三叶开叉的橡胶叶时已不是第一次拾起。凝视这一张张踏在脚下沙响回声的落叶,心中有无限感慨。多少人的青春岁月换来的是年年落叶年年成长的橡胶林,现飘落得那样的轻,但它对国家工业发展却那样重!
    此时,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飘落的橡胶叶,当大树需要光合作用时一片片树叶就是一台台高速运转的高效生长供给器。当冬天御寒树干为了保护就自动裉落离枝丢“卒”保“车”;植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年年长大增长魏然耸立......
    重拾那飘落的橡胶叶,倍感它的珍贵!


1、火光农场场部,这里曾经热闹非凡。六十年代看场电影也是奢侈的享受,但农场有电影放影队,每逢星期六晚上,这里都放电影。搬张板凳坐在球场上,等待看电影是多么高兴的事!


2、这是火光农场的招待所。当年这个招待所是“够劲”的了,外地人出差办事就在这住下;住招待所得有证明,“民兵小分队”查房是正常的事情。“文革”时期“公安”不顶事!



3、这是生产师二团办公楼。当年是军人出入的地方,设有岗哨,一般人不能进入。


4、这是露天舞台,当年文工团演出的地方。这里曾经站过“李双江”,在这里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5、这里的灯光球场曾是每晚灯火通明的比赛场地,经常举行运动会。当年的二团蓝球队是东兴县响当当的一流球队,东兴县队也不可敌。“知青”中不乏蓝球高手,观看二团球队与劲敌比赛是一种享受。我的姨丈是县体委的,他也常夸二团的球队。我喜欢蓝球也是从小观看精湛的球技而从此喜爱。



6、西坠落日照在这曾经辉煌的场地上。


7、瓦屋是原火光农场九队、建筑队的房子。别看这是瓦屋,但当年能住上已是不容易的事。新建的楼房是“平价安居工程房”。老农垦工人一生的汗水洒落在橡胶树下,当年的工资也是十分微薄;“安居工程房”只廉价出租不卖,照顾困难的老职工。



8、当年场部最漂亮的楼房,现已斑驳破落了;可见岁月的逝去。



9、这棵橡胶树不是最老的,但也有40年的树龄了。第一批在大桥种植的橡胶树基本因更新苗种砍伐了。树干上那道道痕迹是对共和国橡胶业的贡献。



10、当年“二团”的住宅区,是首长居住的地方。























原文 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5750302.html